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心理健康科普 >

世界太吵,記得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發布日期:2025-09-02 訪問量:108次瀏覽

“我只是太累了,休息一下就好。”職場小楊,連續加班三個月后某日凌晨對著電腦突然視線模糊雙手發抖,心跳快得仿佛要沖出胸腔,那一刻他才真正地害怕起來。

“這點小事,人家都沒事,我有什么資格崩潰?”高中學生小黃,每晚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和不斷下滑的排名,焦慮得手心出汗,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凌晨三四點仍無法入睡。

“孩子、老公、爸媽…….都需要我,我自己的事,往后放放。”全職媽媽小玲,整日圍繞孩子轉,委屈和憤怒只能咽回肚子里,久而久之,失眠成了她的伙伴,情緒低落像一片揮之不去的陰云。

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它們像無形的枷鎖,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洪流中,唯獨忘了最重要的人——自己。

我們習慣了高速運轉,習慣了面面俱到,習慣了壓抑忽視內心真實的聲音。長期忽視心理健康,如同無視身體上日益潰爛的傷口,終將帶來難以承受的后果:情緒風暴頻發、精力體力枯竭、人際關系緊張、生命質量直線下降,甚至陷入抑郁、焦慮等心理疾病的泥沼。

健康的心理狀態絕非奢侈品而是我們好好生活和關愛自己最堅實的基礎

那么,如何真正地做更好的“自己”?

一、覺察:聽見內心的聲音1.習慣性自察:每天只需幾分鐘,安靜下來,問問自己:“我今天感覺怎么樣?是疲憊、緊張、煩躁,還是平靜、滿足?”像關心一位朋友那樣,關切自己的真實情緒。

2.識別報警信號:身體比語言誠實。如:持續入睡困難?無故煩躁易怒?注意力難以集中?又或頭疼、胃部不適?這些都可能是心靈在敲響警鐘,提醒你關注它了。

3.允許情緒存在:高興、興奮固然美好,悲傷、憤怒、沮喪也是內心真實的一部分。不要急于否定它們的存在,告訴自己:“我感到難過是正常的”;“我現在有點煩躁,這沒什么不對”。

二、正視:接納平凡的自己1.放下完美執念:追求完美如同背負沉重的巨石。告訴自己:“我可以犯錯”,“我不必事事做到最好”,“盡力而為已經很棒”。

2.擁抱自身局限:承認時間、精力、能力的有限性。無法同時滿足所有人?沒關系。承認做不到,不是怯懦,而是真正的清醒與勇敢。

3.停止過度自責:當事情不如意,警惕內心那個苛刻的指責聲。嘗試用溫柔、理解的語調對自己說話,就像安慰陷入困境的好友。

三、行動:切實關愛自己1.設定健康邊界:勇敢說“不”。對于那些超出自身負荷的請求,清晰而禮貌地拒絕:“很抱歉,我現在沒辦法幫你?!北Wo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是愛護自己的核心。  2.安排專屬“充電時間”:哪怕只有10分鐘,每天為自己保留專屬時間。關上房門讀幾頁書,散步時聽聽喜歡的音樂,安靜地泡杯茶——這些微小瞬間都是滋養心靈的良方。

3.滿足身體基本需求: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度運動??此破椒驳娜?,正是撐起心理健康安全屋的基石。

4.尋求聯結與支持:與信任的朋友傾訴煩惱,坦誠分享感受。必要時,勇敢尋求專業幫助。心理咨詢師如同精神世界的醫生,值得依靠。

從今天起,請像對待一位珍貴的朋友那樣,耐心傾聽自己的心聲,允許自己感到疲倦或難過,尊重內心的界限與需求——這不是放縱,亦非自私,恰是生命中最值得守護的職責與清醒。

在愛別人之前請務必好好傾聽那個一直被自己忽略的內心聲音。

如果您或身邊人有心理方面的困惑,無法自我緩解需要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支持時,歡迎撥打惠州市24小時心理援助公益熱線12356,這里會有專業的接線員傾聽您內心的聲音,關愛您心理的健康,必要時可到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咨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