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 | “扶正祛邪”,巧筑肺系健康防線
馬上又要到三伏天了,近期我院中醫科收到很多市民來電咨詢,最常見的問題是:
“去年在二院體驗的三伏天灸效果非常好,今年還會開展相關活動嗎?”“什么是冬病夏治?”“三伏天灸真的有用嗎?”“我適合貼三伏天灸嗎?”“今年三伏天灸活動幾時開展呢?”
接下來,從三個方面給大家解答↓↓↓
壹.什么是冬病夏治?今年二院中醫科是否開展此項治療活動?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其理論基礎來源于《黃帝內經》的"天人相應"思想和陰陽五行學說。該療法的核心理念是在夏季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通過適當的治療方法來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從而預防或減少冬季某些疾病的發生或復發。自我院開展此項治療活動開始,陸續收到很多市民朋友的好評,既往在我院體驗過的市民,今年都提前打電話咨詢預約,為滿足更多人群的需求,我院將如期開展三伏天灸治療。
貳.什么時間開展?
三伏天灸開展時間段為:
初伏加強2025年7月10日—2025年7月19日
初伏2025年7月20日—2025年7月29日
中伏2025年7月30日—2025年8月8日
末伏2025年8月9日—2025年8月18日
末伏加強2025年8月19日—2025年8月28日
叁.三伏天灸如何改善肺系疾病及適用人群
“治病求本”感冒、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這些肺系疾病,往往容易反復發作,為什么呢?
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易受外邪侵襲:肺為華蓋,主氣、司呼吸,開竅于鼻,即肺氣通于鼻,呼吸之氣直接通過鼻竅與自然界相通,故外邪極易從鼻竅吸入侵襲肺臟。肺主宣散衛氣,外合皮毛,控制和調節腠理的開合,而腠理又是外邪入侵人體的門戶,《靈樞.百病始生》說:“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發入,入則抵深……”,故外邪易從腠理由表入里直襲肺臟。肺朝百脈,可使全身的氣血通過百脈會聚于肺,是故其他臟腑的病變(邪氣)亦可從此通過氣血傳至肺臟,引發肺部疾病。
正氣不足,伏邪未除:這些疾病反復難愈,一方面是因為肺臟本身的生理特點所致,另一方面是因為:正氣不足,外邪易侵:《素問.評熱病論篇》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認為邪氣之所以能夠侵襲人體而致病,必然是由于正氣先虛(或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耗損虧虛)。伏邪未除,舊病復發:即“冬病”之寒邪未能消除,蟄伏體內,一旦正氣不足,或感新邪,必引動伏邪,致使舊病復發。
“扶正祛邪”我院三伏天灸在選穴、用藥方面會針對肺系疾病制定個性化方案,如:扶正:《素問遺篇.刺法論》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因此在“補益肺氣”方面,我院會選擇“肺俞”、“膏肓”等穴位。在“振奮衛陽”方面,我院會選擇“附子、肉桂”等藥物。祛邪:張從正《醫學三字經》所言:“病由邪生,邪去則正安”,為達到驅風散寒、止咳化痰、宣肺平喘、消瘀散結等作用,在選穴方面,我們會選擇“定喘、天突、膈俞、膻中”等腧穴;在用藥方面,我們會使用“白芥子、細辛、丹參”等藥物。防病保健:激發人體的正氣,增強抗病的能力,促使臟腑功能正常運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的效果,為此我們會同時選擇一些保健穴位,如:“足三里”。
適用人群每年三伏天灸對增加機體功能和抗病能力非常有利。就肺系疾病來說,適用人群為:哮喘、小兒痙攣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過敏性鼻炎、虛人感冒等由體虛、免疫功能低下引起肺系相關疾病。
地址: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紅花湖院區住院部2樓中醫科門診預約或咨詢電話:0752-2182815
市二院中醫科簡介
科室創建于2020年,專注于疼痛、心理睡眠、老年病等專科的診治和研究,是以中醫傳統理論為指導,集百家之長,通古今之變,秉承“望、聞、問、切”,注重“理、法、方、藥”,充分發揮中醫傳統療法,全心全意為人民生命健康服務的科室。本科室始終遵循“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始終倡導“博學嚴謹,關愛包容,安全有效,認真負責,濟世惠民,傳承創新”的科訓精神。中醫科設有中醫住院部、中醫門診、中醫康復治療區,目前中醫科有7名醫生、10名護理人員、6名康復技師,不僅擁有高級職稱的中醫師,還擁有多名研究生。本科室在“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方面,充分發揮中醫內治法、中醫外治法的優勢,同時運用各種先進設備,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各種需求,是一個注重全面發展的中醫科。
中醫專科特色:中醫疼痛專科:主要以骨科疾病所致的疼痛為主,同時對內科疾病所致的疼痛也有豐富的經驗。其中,骨科的診治范圍:肩頸痛、腰腿痛、膝關節腫痛、四肢麻痛、四肢腫痛、外傷等脊柱、關節疾病,以及骨質疏松、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性疾病,對骨科的各種疑難雜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內科疾病相關性疼痛:胃痛、腹痛、胸痛、頭痛、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所致的疼痛、痛經等。中醫心理睡眠專科:主要治療失眠、焦慮、抑郁、頭暈、癲癇、狂躁、自閉等心理睡眠疾病,以及在處理服用抗精神病性藥物所致的副作用方面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如:頭暈、頭痛、納差、咽喉不適、疲倦、心悸、胃腸及全身不適等癥狀。中醫老年病專科:主要主要針對老年內科常見病,神經內科疾病:頭暈、頭痛、中風、面癱等;循環系統疾病:心悸、胸痛、靜脈曲張、脈管炎、水腫等;呼吸系統疾病:鼻炎、咽炎、咳嗽、喘證等;消化系統疾病:胃痛、嘔吐、腹痛、腹脹、便秘、腹瀉等。
中醫傳統療法:以中醫傳統經典理論為指導,運用中醫內治法、中醫外治法治療各種專科疾病及疑難雜癥,充分發揮中醫在“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方面的優勢。中醫內治法療法,突出經方湯劑的運用,以中藥顆粒、中藥茶飲等為主。中醫外治法,主要包括:整脊復位、穴位注射、針刺療法、艾灸療法、推拿按摩、拔罐療法、耳穴壓豆、穴位貼敷、中藥熏洗、中藥熏蒸、中藥熱奄包、小針刀療法、火針療法、放血療法、定向透藥療法、牽引等。